
发布日期:2025-04-18 07:32 点击次数:159
房地产行业步入“止跌回稳”新阶段,新房销售规模持续转好,岁末新房成交面积止跌,成交金额更是连续两个月回正,更多城市还迎来了房价转涨。
行业新变局中,一个宏观数据指标值得关注:2024年全年,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7.4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23%。自2020年以来,这已是行业新开工面积连续下降的第5年。
行业新开工收缩,有助于减轻市场供给压力。克而瑞表示,得益于相关政策在供给侧的努力,2024年行业库存新增速度明显放缓,全年新开工面积仅为新房销售面积(9.7亿平方米)的四分之三,中期库存持续回落,房地产已正式进入去库存周期。
新开工面积连续走低
2024年全年,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12.7%;房屋新开工面积7.4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23%,其中,住宅新开工面积5.4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23.0%。房屋竣工面积7.4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27.7%。
梳理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,过去十余年间,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经历了数次波动。2014年和2015年两年,该指标为下降趋势,2016年开始逐年回升,一直到2019年达到高峰。此后从2020年开始,我国新开工面积持续下降,目前已连降五年。
具体而言,2019年高峰期,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227154万平方米,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67463万平方米。2020年,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微幅降至224433万平方米,住宅新开工面积164329万平方米。2021年,房屋新开工面积198895万平方米,住宅新开工面积146379万平方米。
2022年,是近年来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最大的一年,全年新开工120587万平方米,下降39.4%。其中,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万平方米,下降39.8%。2023年,房屋新开工面积95376万平方米,下降20.4%,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69286万平方米,下降20.9%。
如果与2019年相比,2024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7.4亿平方米,较曾经的高峰期缩水了六成多。如果仅看住宅新开工面积,2024年5.4亿平方米的规模,也已缩水到近十年的新低。
如何看待新开工面积持续下降这一问题?中信证券认为,2024年是新开工连续下降的第5年,目前已经较之历史高点下降了67%。新开工的收缩,有助于减轻市场供给压力。
机构表示,2024年9月,政治局会议要求对商品房建设严控增量、优化存量、提高质量;结合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,这是二十多年来,中国房地产市场第一次经历“控量保价”阶段。“从202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看,严控增量的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效。”
克而瑞也认为,2024年12月,行业新开工面积6585万平方米,环比上升8%,不过全年新开工仍然低于销售规模。“得益于各部门在供给侧的努力,2024年行业库存新增速度明显放缓,新开工面积仅为新房销售面积的四分之三,已然正式进入去库存周期。”
房地产持续调节供需
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连年下降,背后是行业供需形势变化。
天风证券在总结当前政策导向时表示:“消化存量、严控增量”,是不走涨价去库存老路、适应当下市场环境的新方法,通过中央财力支持下的主动式供给调节,以实现“软着陆”。
以过去的2024年为例,政策端延续“因城施策”思路,围绕限购、限贷、限售限价、公积金、税费、购房补贴、人才落户等角度,放松限制旨在激发市场作用。在供给侧,收储、以旧换新、土地供应结构是主要施策角度,优化增存量旨在调节供需。
以土地供应为例,去年全国土地市场岁末翘尾,但整体节奏仍是严控供应规模。
中信证券表示,2024年1~11月,财政部口径的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2.4%。在一些供给偏大的城市,土地出让规模得到了严控,根据Wind,廊坊、连云港、湖州、常州2024年四季度土地成交总规划建面分别同比下降15%、68%、15%、52%。
“过去二十年来,政策第一次走向控量,这有利于房价止跌回稳,有利于金融系统趋稳和居民消费的复苏。”中信证券表示,但严控增量也可能长期压制新开工和竣工,降低营建需求,从而不利于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。
克而瑞表示,基于当前中央部委和各地主管部门稳市场政策的持续,2025年交易量、房价、竣工等指标有望持续向好,止跌回稳的房地产市场,也将成为2025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。
“新开工和开发投资方面,基于行业去库存和稳市场的阶段性任务,还将持续位于规模收缩周期,但得益于市场供求信心的止跌企稳、资金面的适度宽松,在与新房销售规模相匹配的范围内,仍有望迎来同比指标的边际改善。”克而瑞称。
开源证券表示,在市场量价均下行的环境下,启动“去库存”政策是实现销售量价平稳、修复购房信心的重要举措。政府收储、旧改货币化安置、专项债回收土地等措施,将有效推动去库存进程,将商品房去化周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孙梦凡
相关阅读国内成品油价迎“二连降”
20 03-05 16:57DeepSeek为了能高效利用GPU进行了诸多创新。
265 02-25 12:41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开工是江苏推动交通强省建设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举措,标志着苏州建设“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”迈出坚实一步。
22 02-24 14:35近期沪深两城楼市活跃,带看量已恢复至去年四季度的高位水平。
873 02-21 15:55截至2024年12月,武汉商品住宅市场整体出清周期由去年6月的30.9个月下降至17.6个月。
113 01-14 19:4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